100人浏览 2025-03-11 04:04:29
黄茶是六大茶类中比较低调的。
独有的闷黄工艺,不仅使茶叶呈现出外观金黄色泽,也造就了黄茶不同于其他茶类的独特口感!茶汤呈杏色,茶口感甘甜醇厚,叶底鲜活嫩黄明亮。
黄茶属于低调中有内涵奢华,2022年黄茶君山银针制作工艺入选: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。
这几天云朵写了绿茶,黄茶,白茶,黑茶,乌龙茶知识科普,很多粉丝私信我写一写黄茶,今天我们来说下黄茶。
黄茶起源
黄茶的历史起源根据分类主要有以下两种:
①:按照茶芽颜色命名,最早出现在唐朝时期的“寿州黄芽”,另明代《会典》说:“隆庆五年(公元1571年)令买茶中马事宜,收买真细好茶,毋分黑黄,一例蒸晒,每篦重不过七斤。”说的便是黄茶。
②:按照工艺来命名,据相关资料记载,早在明朝时期,学者许次纾的《茶疏》种就有记载黄茶工艺的起源,“兼以竹造巨笥乘热便贮,虽有绿枝紫笋,辄就萎黄,仅供下食,奚堪品斗。”另外,在公元1570年前后,人们就发现在炒制绿茶后,干燥不及时就会造成茶叶变黄,泡出来口感比绿茶更加醇厚,慢慢就开始改良工艺,发明了黄茶。
黄茶特点
黄茶产量稀少,比绿茶多了一道闷黄工艺,属于轻发酵茶类;黄茶外观色泽金黄,黄叶黄汤;口感清甜醇厚,叶底鲜活细嫩,冲泡起来有“三起三落”的妙趣奇观。
黄茶分类
黄茶分类根据芽叶形状来分主要有以下三点
①:黄芽茶,采摘标准为1芽1叶,外观一般可分为扁直形和银针形;代表茶为:君山银针、霍山黄芽、蒙顶黄芽
②:黄小茶,采摘标准为1芽1-3叶,外观条索细紧显毫;代表茶为:北港毛尖、平阳黄汤、沩山毛尖
③:黄大茶,采摘标准为1芽多叶,是产量最高的黄茶;代表茶为:霍山黄大茶、雅安大叶茶、广东大叶青
小提示:另外一部分黄茶也会做紧压茶,例如(岳阳、雅安、平阳、泰顺一带会做黄茶紧压茶)
黄茶工艺
黄茶的工艺与绿茶相似,只不过在制作过程中多了一道闷黄工艺,黄茶工艺一般分为:采青-->杀青-->揉捻-->闷黄-->干燥
其中闷黄是形成黄茶黄色黄汤的重要工序,依各种黄茶闷黄先后不同,分为湿坯闷黄和干坯闷黄。影响茶叶闷黄的过程和茶叶的干湿度度和水温相关。茶叶含水量越高,闷黄过程越快。
黄茶产区
湖南岳阳被常备黄茶之乡,其他地区也是黄茶主要产区,例如(四川,湖北安远县,安徽霍山县,广东和浙江)。
黄茶冲泡
冲泡水温控制在:85-90度,冲泡比例1:50(根据自己习惯适当调整。)第一泡出汤时间为30秒,第二泡出汤时间为60秒,第三泡及以后为120秒。
黄茶存放
黄茶存放温度控制做0-5度冷藏,要注意密封,防潮,防异味。(存放茶的冰箱不宜再放其他刺激味,异味较大的食物。)
官焙曾看白玉花,不知黄玉在山茶。黄茶的好,喝过才知道。
趁天气正好,趁岁月静好,不如闲下来,喝一喝黄茶;人生在世,总要品一品黄茶的甘美醇厚
茶叶按照储存的不同属性,可以分为两大类;一类是白茶、黑茶以及其他再加工茶,只要储存得当,存茶环境良好,是可以长期储存的;一类是绿茶、红茶、黄茶以及部分乌龙茶,这类茶可以适当储存,但不能长期储存,最好是在保质期内饮用。其中,绿茶尤为特殊,因为没有经过发酵,茶叶保留大量自然风味物质,所以保质期短,还不能
生活中,我们购买每种食品都会查看保质期,茶叶也不例外,但茶叶品类多,工艺不同,茶性不同,因此每种茶叶的保质期也会不一样。细心的茶友发现:绿茶低温储藏,保质期在一年左右;红茶一般为2-3年;在查看普洱茶保质期时一般标着:符合存储条件下长期存储。于是很多茶友疑惑“普洱茶不会过期吗?”普洱茶是否也有保质期
武侠剧里,常常有主角被大反派击中一掌,原本武功低下的主角,因为这一掌,反而打通经络,变成绝世高人。中医中,经络是既神秘又核心的存在。在现代解剖学中,经络却被质疑存在。《黄帝内经》中,对经络有具体的描述:“饮入于胃,游溢精气,上输于脾,脾气散经,上归于肺,通调水道,下输膀胱,水经四布,五行并行。”那么
一杯热茶能使人们在疲倦时休憩身心,也能使人们在寒冷时感到温暖,因此茶叶也是家家户户都有的饮品。笔者的一位朋友前段时间搬家了,喊我去家中做客,说搬家的时候在家里整理东西的时候翻到了一包10年前购买的红茶,记得当时这红茶比较出名还挺贵的,多买了2包,这一包还没拆封呢,若不是搬家翻出来都忘了,因为之前听人
“寒夜客来茶当酒,竹炉汤沸火初红”,随着今年的第一次寒流降温,很多地方都下起了今年冬季的第一场雪,在这雪花纷飞和气温骤降的时候,喝点热茶暖暖身子,是这冬季里特别舒适和惬意的一件事。中国作为茶叶的王国,按照茶叶加工制作过程中是否发酵,主要分为六大类茶叶品种,而其中绿茶是产量最高,以及饮用人数最多的一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