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: 首页 茶百科

白茶是如何做出来的,工艺导致他有哪些特点?

100人浏览   2025-05-19 07:30:59

一:白茶是如何做出来的

1 萎凋

萎凋是指鲜叶采摘后,使其在一定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晾晒脱水的过程。鲜叶失去一定量的水分后,叶细胞膜透性提高,让酶活性带动各种成分的氧化,茶叶的色、香、味得以形成,同时去除叶子的青草味。

萎凋方式:日光萎凋/室内萎凋/加温萎凋/复式萎凋(以上多种方式的组合)

萎凋强度:轻度萎凋/中度萎凋/重度萎凋/超重度萎凋

影响白茶萎凋质量的因素:温度/湿度/通风量/萎凋强度/摊叶厚度等

萎凋时间过长会导致茶叶内含物质转化过度,叶色偏于黑色,香气和滋味的鲜活度降低。

萎凋时间过短,内含物质转化量不足,香气不足,滋味中也会出现青气。

萎凋看起来简单,实际上对工艺的要求非常细致。

2 干燥

干燥工艺的作用在于排去芽叶内多余水分,抑制酶活性,使酶促氧化反应转向非酶促氧化,提升白茶香气。有助于白茶存储和后期转化。

干燥过程也称之为烘焙,主流烘焙方式有炭火烘焙和电焙。

炭焙是传统的干燥提香工艺,福鼎白茶炭焙讲究的是"文火足干”,所以毫香幽远。

电焙的优势在于省时省力,火候易控制,但是缺少炭焙独有的气韵。

现在一般是两者结合。


二:白茶的分类


从产地上来说分为福鼎白茶、政和白茶、云南月光白。

从原料上来说分为白毫银针(芽为主)、白牡丹(一芽一叶二叶)、寿眉(叶为主)。

从存放时间上来说分为新白茶、老白茶。

从形态上来说分为散茶、茶饼、龙珠。


三:工艺决定了白茶的特点

由于不炒不揉只有萎凋和干燥两个纯天然步骤,总体口感清鲜爽口微甜。

由于没有像绿茶一样有杀青这道工艺,所以还是保留了一部分的活性酶。如果保存适当(干燥、常温、无异味,需避光,密封)这些活性酶会进一步转换。且存放时间越长,滋味也越绵柔回甘、香甜润滑。

由于有这些活性酶的转换,新白茶口感接近绿茶又不寒凉,老白茶逐渐醇厚接近红茶,后期微生物转换产生有益人体的微生物,主打一个健康保健。


四:如何选购白茶

建议从三年左右的老白茶喝起,三年左右已没有绿茶般的寒凉,也有一定的转换后的风味,价格也可以接受,十几年的老白茶容易遇到假货,同时由于转换时间过久导致太像红茶了。

建议从白牡丹喝起,银针由于都是芽所以采摘成本太高,同时滋味很淡。寿眉叶子太粗老,味道很难泡出来。
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