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00人浏览 2025-02-12 04:06:56
中国茶文化历史悠久;
从神农草百草开始,到唐代茶圣陆羽,宋代诗人苏东坡;无数名人与茶发生了不解之缘。
借茶修心,以茶养德,中国还是茶文化的发源地;自古以来凡大事者如:祭祀、婚丧嫁娶都离不开茶。
那么历史上的茗茶有哪些?唐宋元明清各有什么好茶?哪些茶至今流传?
下面和小云朵一起了解一下吧!
【一】唐代
唐代是古代历史中的璀璨朝代,经过南北朝的积累,茶文化也在唐朝达到了巅峰。据茶圣陆羽记载,唐代的茶大多数以蒸青团茶为主,少量为散茶。
其中主要有:顾渚紫笋,寿州黄芽,蒙顶石花,方山露芽,香雨,东白,绵州松岭,九华英,唐茶等为代表的50多种,具体可以看下图表格。
【二】宋代
宋代文明古国发展达到了高点,茶文化上至皇帝,下至百姓都非常流行,在当时特别流行斗茶;茶叶的品种也逐渐多样化,不再是单一的绿茶,白茶,云叶等开始出现。
其中主要有:延安茶,阳羡茶,四川峨眉山茶,福建武夷山茶,龙井茶,白云茶等,代表茶90多种,茶友可自行点击下图表格查看。
【三】元代
经历了动荡与战争,茶也开始发生了转变,元代的茗茶在质量和数量上开始回归于平淡,散茶数量增多。
其中主要有:绿英,金片,武夷等代表茗茶,茶友可自行点击下图表格查看。
【四】明代
明代社会经济发达,农产品丰富,茶叶多种多样,开始绿茶减少了单一的蒸青团茶,增加了蒸青散茶和炒青散茶。
其中主要有:玉叶长春,薄片,白芽,火井,云南普洱等代表茗茶,详情可以点击图片查看大图哦!
【五】清代
时代飞速发展,作为最后一个帝国王朝,清代茶文化非常盛行,茶品种也多种多样,各地茗茶已成体系,六大茶类也逐渐完善,清末茶叶开始逐渐走出国门,迈向世界。
其中主要有:六安瓜片、太平猴魁、武夷山岩茶、普洱茶、紫阳毛尖、敬亭雪绿、九曲红梅等名茶,茶友可自行点击下图表格放大查看。
茶事千古事,一款好茶,背后往往有很多优美故事,有太姥娘娘以茶入药救人的白毫银针,有碧螺姑娘砍柴命名的“香得吓煞人也”碧螺春,也有白娘子冒死盗仙草,日夜守护安吉白茶茶树得道成仙......
茶,不仅愉悦口感,还抚慰心灵。漫漫长日,让我们以茶为伴,赏清风明月,看花开花落!
前八条和健康相关1、饭后要间隔1小时后再饮茶,否则会影响消化,尤其是绿/黄/白等低发酵茶。2、如果是喝黑茶,因为堆酵工艺,茶可能会脏,可考虑头一泡茶倒掉。3、担心晚上睡不着可倒掉头一泡茶,咖啡碱是晚上睡不着的元凶,第一泡已析出至少80%。4、担心晚上睡不着尽量喝红/乌龙/黑等高发酵茶(发酵过程导致咖
1、绿茶是一种比较娇贵的茶叶,一般用玻璃杯冲泡。温度过高或者浸泡时间过长,会破坏茶叶中的营养物质。一般情况下,前两泡茶是最丰富的。而到了第三、第四泡,茶叶的味道就会变得淡薄,芳香不再。2、白茶是一种不炒不揉的茶叶,茶叶破损较少,茶叶内的物质析出缓慢。头一泡洗茶后,茶叶会慢慢舒展开来;第二泡汤水逐渐变
绿茶是六大茶类中唯一的不发酵茶,茶叶品类众多,全国各地广泛种植。也是饮用最为广泛的一类茶,由于完全不发酵,所以性寒凉。白茶因成品茶多为芽头,满披白毫,如银似雪而得名。是中国茶类中的特殊珍品。黄茶是中国特产。其按鲜叶老嫩芽叶大小又分为黄芽茶、黄小茶、黄大茶。最大的特点是“黄叶黄汤”。青茶又称乌龙茶,是
万变不离其宗,除了喝茶杯以外的瓶瓶罐罐作用只有一个 茶水分离。一:玻璃杯/任何杯子对于低发酵茶(绿黄白)来说,你懒得麻烦了不茶水分离也行,直接一个杯子搞定,透明玻璃杯泡起来茶叶确实好看。早年喝茶大部分都是一个杯子搞定。要注意的就是茶喝到还剩1/4杯的时候就记得蓄水,这样茶味能持续久点。二:月牙杯这时
清晨一杯红茶唤醒活力,午后一盏茶汤舒缓身心——作为全球消费量最高的茶类,红茶以醇厚的口感与丰富的营养备受青睐。但你是否了解,这杯琥珀色的饮品既能滋养身心,也暗藏饮用禁忌?本文带您科学认识红茶的“双面”健康属性。一、红茶的核心功效:从科学到传统1.提神醒脑不伤胃红茶含咖啡因(约20-40mg/杯)与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