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00人浏览 2025-03-06 02:33:19
唐朝的时候,立春这天,人们要互送韭菜。
当然,也许是葱,或者是芦蒿。
总之是一束束细细的长长的绿绿的,如绿丝绦一样的细管状或细叶状植物。
讲究些的人,将它们盛在白瓷盘里,普通的人家,估计就是一只民间柴窑里烧出来的陶土盘子,端着盛着,与近邻和亲友们互贺春安。
这时节东都洛阳与西京长安,仍旧在落雪,梅花也依旧笑望着春风。
那位叫梅妃的女子,不知道还能不能看见与她一样娇俏美丽的梅花瓣,挂在遒劲的梢头,临寒沐雪而开。
在她的老家福建莆田,在立春这一天,照例是要吃春卷的。
一张白白的用米浆烙成的皮,包进素油炒出来的韭菜豆芽和豆腐干,再添进几粒虾米,便是无上的美味。
咬一口,清脆鲜香,仿佛整个春天,都萦在了口中。
身为河南人的白居易,想来是没有吃过闽地的食物的。
他对美食也不感兴趣,能吃饱就行。
他更关心,在新的一年,自己的工作,是否有着落,能不能赚钱,养活一家老小。
但领导总是不给他一句准话,于是在这个立春,老白更沉郁了。
巫峡寒江那对眼,杜陵远客,不胜悲。
《2》
其实,远在汉朝的时候,人们在立春这天,仪式是很丰富的。
农耕时代,极为重视有关春耕的各种节气。
因为是春季的伊始,一年之际在于春,人们会在立春时,组织很多的庆祝仪式,祝福接下来即将开始的农耕事业风调雨顺,丰收在望。
《后汉书·礼仪志上》就曾经写过:立春这日,人们要“立青幡,施土牛耕人于门外,以示兆民”。
这个风俗一直延续到宋朝。
在苏轼的年代,庆祝立春节气的风俗有:立春牛,打春杖,挂春幡,剪春胜,热热闹闹闹腾一番,方才算是过节。
到了陆游的年代,立春的仪式仍在。
哪怕不是负责耕种的人,是读书人,也要在这一日,吃春盘,喝春酒,戴春幡于头上,一醉方休。
当然,他们都穷。
两个穷书生过立春,于陆游是,“破尽青衫尘满帽”,“愁抵瞿唐关上草”,旧衣旧鞋旧帽子,以及一颗急盼收复北方的心。
而老苏则是,“便丐春工。染得桃红似肉红”,看到桃花盛开的时候,仿佛,看到了一块块的红烧肉呀....
同是宋人,同是宋朝大家,一个借酒浇愁,酒入愁肠,一个豁达随性,看到红花想到肉。
不说精神境界,单说个性的讨喜方面,老苏就赢了一大截。
当然老陆是个好人,虽然对待爱情有点渣。
陆家一门尽皆为国捐躯,以致后继乏人。也算是全了一门忠义之名。
据说《红酥手》的女主角唐婉再嫁的夫君,是赵家人,亲贵之后,最后也是为国捐躯去了。
只能感慨,大宋那样一个文人能人辈出的时代,富贵逼人,恒星璀璨,倒是养下了这样的一批硬骨头。
阻得元人南下的脚步,硬生生慢了一百多年。
闽南漳州的赵家堡现今还在,保存相对完整,且,离海极近。
想来,也是有宁死不屈的打算的。
《3》
到了明朝的时候,立春这日,击打耕牛,把一大批的牛击打得四散跑开,仍旧是极为重要的庆祝春至、祈福丰收的最重要仪式。
在少保于谦的笔下,明朝的立春是这样的:
击罢泥牛物候新,一鞭分与万家春。
未萌草木先回润,久屈龙蛇渐觉伸。
对景谩倾银瓮酒,看花遥想玉京人。
东郊明日迎阳去,蹀躞骅骝踏软尘。
于谦曾经在回京述职的时候,拒绝向阉人王振送礼,被陷害下狱。
虽然最后被许多忠良之士联名保了出来,但他于明英宗朱祈镇的治国方式,已经颇为失望。
但老于仍旧在土木堡之变之后,临危受命,批挂上阵,拒也先于北京城外。
只可惜,大明留学生朱祈镇回来之后,并没有善待于他。最终还是用莫须有的罪名,杀了老于。
想起大明一朝,跟老于同为知名武将,又同被封为“少保”,还同被排挤身死的,还有一位,戚继光。
戚家军威风凛凛纵横闽东沿海数十载,老戚打得小绿本人仰马翻,流亡海上不敢上岸,力保沿海数十年太平,可谓功在千秋。
可惜,老戚成于老张,也败于老张,老张去后,老戚自然被清算出局,一代英雄,最终穷困而去。
难怪金老在《鹿鼎记》里,要借韦小宝之口来反讽:岳飞被封为岳少保,于谦是于少保.....自古被封少保就是要掉脑袋的....万一皇上一定要封我为少保,一定拼命推掉,坚决不受。
虽是一句玩话,却句句血泪,醍醐灌顶。
在这个春光明媚的立春,要郑重地遥敬列位少保们一杯香茶。
就用2024年的白毫银针吧,春暖花开,茶吐清锐。
保一方平安,受万世景仰。
为国为民,侠之大者。
《4》
时光荏苒,白驹过隙。
千百年后的今天,立春已经不打牛了。
农耕时代结束,袁老研究出了海水稻,吃饱早已经不是老百姓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件事。
福州人留下来的立春习俗是,咬春。
包春卷,吃春卷。
吃不完的春卷,炸出来,明天早餐配锅边吃。
每年这时节,我们总要去北大路,那家不起眼的老光饼店,买几袋各种口味的光饼回家。
我们不再记得戚继光的样子,但我们记得光饼的味道。
千百年来,那些在神州大地上燃烧过的英雄之火,不曾熄灭。
那些不屈不挠的奋勇抗争的精神,也永远留在了文学作品里,供人缅怀与纪念。
生当做人杰,死亦为鬼雄。
粉身碎骨全不怕,要留清白在人间。
人生自古谁无死,留取丹心照汗青。
王师北定中原日,家祭无忘,告乃翁。
茶叶按照储存的不同属性,可以分为两大类;一类是白茶、黑茶以及其他再加工茶,只要储存得当,存茶环境良好,是可以长期储存的;一类是绿茶、红茶、黄茶以及部分乌龙茶,这类茶可以适当储存,但不能长期储存,最好是在保质期内饮用。其中,绿茶尤为特殊,因为没有经过发酵,茶叶保留大量自然风味物质,所以保质期短,还不能
生活中,我们购买每种食品都会查看保质期,茶叶也不例外,但茶叶品类多,工艺不同,茶性不同,因此每种茶叶的保质期也会不一样。细心的茶友发现:绿茶低温储藏,保质期在一年左右;红茶一般为2-3年;在查看普洱茶保质期时一般标着:符合存储条件下长期存储。于是很多茶友疑惑“普洱茶不会过期吗?”普洱茶是否也有保质期
武侠剧里,常常有主角被大反派击中一掌,原本武功低下的主角,因为这一掌,反而打通经络,变成绝世高人。中医中,经络是既神秘又核心的存在。在现代解剖学中,经络却被质疑存在。《黄帝内经》中,对经络有具体的描述:“饮入于胃,游溢精气,上输于脾,脾气散经,上归于肺,通调水道,下输膀胱,水经四布,五行并行。”那么
一杯热茶能使人们在疲倦时休憩身心,也能使人们在寒冷时感到温暖,因此茶叶也是家家户户都有的饮品。笔者的一位朋友前段时间搬家了,喊我去家中做客,说搬家的时候在家里整理东西的时候翻到了一包10年前购买的红茶,记得当时这红茶比较出名还挺贵的,多买了2包,这一包还没拆封呢,若不是搬家翻出来都忘了,因为之前听人
“寒夜客来茶当酒,竹炉汤沸火初红”,随着今年的第一次寒流降温,很多地方都下起了今年冬季的第一场雪,在这雪花纷飞和气温骤降的时候,喝点热茶暖暖身子,是这冬季里特别舒适和惬意的一件事。中国作为茶叶的王国,按照茶叶加工制作过程中是否发酵,主要分为六大类茶叶品种,而其中绿茶是产量最高,以及饮用人数最多的一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