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00人浏览 2025-02-18 06:26:30
从香气,冲泡,汤色,滋味,叶底,都有专门的术语去描述。
很多新入行的茶友听得一愣一愣的,别被术语搞晕,今天我们和小云朵一起来了解一下关于茶叶底的15个专业的术语描述,大家一起快来涨知识吧!
描述茶叶底的术语主要从观察叶底的嫩度、匀度、色泽这几个方面来进行。
1.细嫩:芽头比较多,叶子长而细小,叶质整体柔软。
2.鲜嫩:芽头鲜嫩,叶质细腻,颜色嫩绿明亮。
3.匀嫩:整体嫩度一致,不会出现嫩芽、老叶一起出现的情况。
4.柔嫩:芽叶细嫩,光泽好,春采之芽,鲜爽度高。
5.肥厚:芽头粗壮,叶肉厚,质软。
6.瘦薄、飘薄:芽头瘦弱,细小,叶片较瘦,一般秋茶好出现此等现象。
7.粗老:茶底叶片比较粗老,叶片较大,叶脉隆起,有粗糙感。
8.匀齐:保存完好的茶叶特征之一,干茶比较匀整,没有碎渣。
9.单张:茶叶短碎的独瓣芽头或者叶子,也称为“单瓣”。
10.碎短:干茶运输过程中造成的断裂,碎的比较明显。
11.开展、摊张:茶叶冲泡出汤后,干茶遇水舒展,并且柔软有韧度叫做展开,老叶就叫做摊张。
12.卷缩:用来形容茶叶的舒展程度,例如部分紧压茶,水温不够,冲泡后叶底仍然卷缩成条。
13.硬杂:叶底比较粗老,茶梗偏多例如部分寿眉,扫把茶会出现这种情况。
14.焦斑、焦条:茶叶的叶底有烧伤的焦痕,一般局部的称为焦斑,整个条索全部烧焦的称为焦条。
15.枯暗:形容叶底没有光泽,比较暗沉,一般陈茶会出现的特征。
茶之一道,无关技艺高低,只在于心境。茶人,便是那用心之人,让喝茶成为一种享受,一种心灵的沉淀。
茶叶按照储存的不同属性,可以分为两大类;一类是白茶、黑茶以及其他再加工茶,只要储存得当,存茶环境良好,是可以长期储存的;一类是绿茶、红茶、黄茶以及部分乌龙茶,这类茶可以适当储存,但不能长期储存,最好是在保质期内饮用。其中,绿茶尤为特殊,因为没有经过发酵,茶叶保留大量自然风味物质,所以保质期短,还不能
生活中,我们购买每种食品都会查看保质期,茶叶也不例外,但茶叶品类多,工艺不同,茶性不同,因此每种茶叶的保质期也会不一样。细心的茶友发现:绿茶低温储藏,保质期在一年左右;红茶一般为2-3年;在查看普洱茶保质期时一般标着:符合存储条件下长期存储。于是很多茶友疑惑“普洱茶不会过期吗?”普洱茶是否也有保质期
武侠剧里,常常有主角被大反派击中一掌,原本武功低下的主角,因为这一掌,反而打通经络,变成绝世高人。中医中,经络是既神秘又核心的存在。在现代解剖学中,经络却被质疑存在。《黄帝内经》中,对经络有具体的描述:“饮入于胃,游溢精气,上输于脾,脾气散经,上归于肺,通调水道,下输膀胱,水经四布,五行并行。”那么
一杯热茶能使人们在疲倦时休憩身心,也能使人们在寒冷时感到温暖,因此茶叶也是家家户户都有的饮品。笔者的一位朋友前段时间搬家了,喊我去家中做客,说搬家的时候在家里整理东西的时候翻到了一包10年前购买的红茶,记得当时这红茶比较出名还挺贵的,多买了2包,这一包还没拆封呢,若不是搬家翻出来都忘了,因为之前听人
“寒夜客来茶当酒,竹炉汤沸火初红”,随着今年的第一次寒流降温,很多地方都下起了今年冬季的第一场雪,在这雪花纷飞和气温骤降的时候,喝点热茶暖暖身子,是这冬季里特别舒适和惬意的一件事。中国作为茶叶的王国,按照茶叶加工制作过程中是否发酵,主要分为六大类茶叶品种,而其中绿茶是产量最高,以及饮用人数最多的一类